焦點
-
新版iPad mini將會有分割畫面,可同時顯示兩個App
據外電報導,最新的iOS 9將會提供分割顯示(Split-view)的版型,將螢幕一分為二,以便讓iPad mini也可以同時顯示兩個App! 疑?這不就是Windows 8當初主打的功能之一嗎?當初Windows 8的Metro Apps可以全螢幕、1/3螢幕,後來Windows 8.1新增可以半螢幕,讓兩個Metro Apps可以同時顯示在一個畫面上。至於Windows 10捨棄掉上述的作法,改成可以自由移動畫面,將程式視窗移到螢幕邊緣時,才會自動分割成2或4個視窗。 莫非,Windows 8.1不要的功能,Apple覺得不錯就撿來用,並放在新版的iOS 9功能中?其實,應該說是Apple早在規劃12.9吋的iPad Pro時,其超大螢幕其實可以同時顯示不只一個App,因此在最新版iOS中,規劃出Split-view的功能與畫面版型,讓螢幕可以同時顯示兩個App,而核心應用軟體(如通知中心等)部份,也會設計出最佳的顯示方法,讓iPad Pro的畫面呈現結果最佳化。 除了iOS 9之外,Mac電腦下一代的OS X El Capitan (10.11版)作業系統中,其全新的Safari 9瀏覽器,也將支援雙畫面顯示,此功能也可以在iPad mini上面呈現。發現這個功能的人,是一位程式開發者嘗試在El Capitan的開發工具中,模擬一個iPad mini 3 (以及iPad Air 2)的畫面,就發現Safari可以打開分割顯示功能 (iOS 8尚不支援分割顯示,只能單一App全螢幕顯示),由於Safari瀏覽器是跨平台的,OS X與iOS都採用相同的Safari瀏覽器,因此可以推估,新版的iOS 9中,將可望支援分割顯示功能。 至於這項功能是否會真正實現,由於Apple將於9月9日發表新品記者會,屆時將可能有新的iPad mini (四代)、新版iPhone (如6s)發表,甚至也有可能發表全新產品線-12.9吋的iPad Pro。至於詳情如何,就等下個月的發表會見真彰了!
-
ELECOM M-CC1BR迷你炫光藍牙滑鼠報到,體積小酷炫光超吸睛
近日在日本的Amazon,看到日商ELECOM推出一款感覺非常潮的迷你炫光藍牙滑鼠,滑鼠本身的體積超級迷你,只有41 x 87 x 30.3mm,小巧可愛,搭配了4種顏色任君挑選,讓3C產品,除了是科技,更是一種時尚的表現! #r中標=多樣方便化的設計 此款迷你炫光藍牙滑鼠,可以伸縮進行收納,不使用時可將滑鼠直接收起來不佔空間,而在收納外蓋上廠商也有巧思,有個活動夾,讓你可以夾在包包或是筆記型電腦上,避免遺失,在產品本體的背部,更有設計防止電量不當消耗的開關,當您不使用時可以關閉,避免滑鼠一直處於電力消耗的狀態下,種種貼心的設計,都可以顯示出ELECOM的用心。 綜觀以上優點,這是一款集結方便、時尚與科技的新產品,而這款時尚的炫光滑鼠,在台灣也有販售,台灣代理商的建議售價為1,190元,如果您近期有採購新滑鼠的需求,一定要參考看看這款迷你炫光藍牙滑鼠。 參考網站:
-
4K不夠看,Sharp發表8K電視LCD-80XU35A與LCD-70XU30A
當4K訊源都還沒普及的現在,日本夏普Sharp卻已經搶先在中國北京發表型號為LCD-80XU35A與LCD-70XU30A的8K電視。這兩款8K電視的差異從型號上即可看出,前者的尺寸為80吋,後者則是70吋。大尺寸的電視才更能表現出8K超高解析度的細緻畫面。只是比較令人好奇的是,哪裡有8K的訊源可以播放呢? 看看別人,想想自己,雖然Full HD的電視機在台灣已經逐漸普及,但第四台電視的訊源卻仍然停留在720P或480P,雖然也有一些頻道支援Full HD,但普及速度實在太慢。日本、韓國等國家都要朝4K邁進,台灣卻連Full HD都還沒普及,更別說遙遠的8K了。
-
時代經典值得收藏:AMD穿越古今CPU比較
AMD是一家膾炙人口的半導體公司,過往也曾經推出不少可與Intel匹敵的CPU產品,創造銷售佳績,然而近兩年來AMD在新CPU與APU的產品研發速度上遲滯,使得市占率逐漸流失。在日本,就有愛好AMD的超級粉絲兼收藏家,將橫跨不同世代的AMD CPU來做造型比一比,並將已經無法使用的CPU做成鑰匙圈隨身攜帶,以緬懷過去曾經風光過的AMD K6/K7/Athlon時代之CPU! 這次看到的CPU共有3款,以按照年代來排序的話,分別是:(1) 1998年推出的K6-2,為AMD第一個導入3D NOW指令集的CPU;(2) 1999年推出Slot A版本的Athlon( 俗稱K7 ),是AMD史上首次採用Athlon為CPU命名,且第一次採用Slot插卡式設計的CPU;(3) AMD最新於2014年推出AM1平台的Athlon 5350,此為AMD主打低功耗市場的入門款產品。 從這裡看到那麼多年前的AMD產品,將過去與現在都聚集在一起,代表AMD他們所推出的經典級CPU非常多,讓消費者津津樂道至現在。這次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,可讓懷舊派的粉絲們緬懷一下過去CPU風光。未來我們也將會找出更多的懷舊經典,讓大家細細品味。 參考網站:
-
Google生命科學部門獨立,研發硬幣大小的血糖偵測儀
繼Google於8/10宣佈成立Alphabet (字母表)的母公司,並將旗下從A至Z的26個研發計畫小組,個別成為旗下的專案團隊或子公司之後,Google今日又宣佈與醫療公司Dexcon合作,將推出迷你的血糖偵測儀(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, CGM)。 Google研發團隊不斷嘗試與開發更多新的計畫,以其提升人類生活便利與福祉。雖說先前推出Google Glass (智慧眼鏡),無法打入消費市場,但卻已在穿戴式裝置市場獲得不少鎂光燈的焦點,其後來推出Android Wear作業系統,制定了穿戴式裝置的平台標準,以廣邀各廠商推出基於Android Wear的產品,如智慧手錶、手環等產品。 在醫學電子儀器部份,由於智慧醫療正方興未艾,Google也投入不少資金來研發醫電產品,以及微型化電子技術。像2014年就推出了Google智慧型隱形眼鏡,藉此進軍醫電應用領域。此智慧隱形眼鏡,可以協助糖尿病患者偵測血糖,以及可解決老花問題,目前已與各製藥、眼鏡公司合作,加緊發展出商業化的產品。不過,這款隱形眼鏡還沒上市量產化之前,就已經現在「不可能的任務:失控國度」電影出現,應用成微型Camera產品。 然除了此產品之外,其實有不少醫電產品也需要微型化,例如像是CGM連續血糖偵測儀,必須長期掛在糖尿病的身上,因此必須兼顧輕盈、可長時間使用、量測準確等基本需求。據外電報導,Google成立母公司Alphabet集團之後,過了兩天(8/12)又再宣佈與醫療保健公司Dexcom簽署合作協議,將共同開發糖尿病患者專用之微型血糖監測設備。 為了設計與製造出迷你連續血糖偵測(CGM)的穿戴式裝置,並期望可以體積縮到如硬幣般的大小,原先Google的生命科學部門,現在已經分拆出去,成為Alphabet的獨立子公司,以進行此計畫。 為了換取Google的微型化技術訣竅,Dexcom在前期將先以3,500萬美元的等值股票支付給Google,研發期間將投入到最高6,500美元的費用(股票或現金),等到產品正式上市之後,每售出一套產品,將支付5~9%的權利金給Google。 看來,Google在微型化電子的推廣上,初期將先從醫電領域開始,與醫學領域的廠商異業合作,推出各種智慧型醫療應用產品。至於消費性電子部份,就端看該集團未來的規劃了!
-
Windows 10更新釀災,用戶落入不斷更新和重開機的無間道
微軟在8/6日的時候為Windows 10放出了重大累積更新修補包KB3081424,主要是為了將目前所發現到的重大bug一次做修補,讓Windows 10可以更穩定與安全;但前提是你必須能「完成更新」。根據《The Telegraph》的報導,這次的更新讓某些PC使用者的電腦,進入不斷的更新後重新開機、當機、甚至無法開機的狀態。 KB3081424用途是為了提高Windows 10的功能,但真實的情況是,某些使用者根本無法完成更新,只會不斷出現「更新不完整的」訊息;甚至就算更新狀態已經顯示100%,最後卻得到一個「我們無法完成更新,復原變更」的訊息。於是,重新開機後,電腦又恢復到了之前未更新之前的狀態,當你正慶幸電腦還能繼續使用的時候,殊不知磨難才正要開始。 之前我們報導中曾經提到,除非使用者的Windows 10是Enterprise版本,才能無限期的推遲更新,如果是Pro版只能推遲8個月,Home版則只能完全接受。也就是說,雖然歷經更新失敗後,PC會自動回復成未更新前的狀態,但Home版使用者的PC馬上又會開始繼續進行更新、然後更新失敗、重新開機、然後繼續更新、失敗、繼續重新開機,落入一種無窮迴圈裡。 「下載,重新開機安裝。下載到30%時,重新開機,下載到59%的時候又重新開機,第三次下載的時候一樣到了59%時再度重新開機,這到底是什麼情況」,一位使用者在Microsoft Community forum上這樣抱怨著。 「我試了10次,歷經了5次重新開機,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,我決定出城一個星期,希望回來時這個問題已經被解決」,另一個網友這樣回應。 截至目前為止,微軟官方還沒有提出明確的方法,來解決這個困境。幸好有熱血玩家在Microsoft Community forum上發表了透過刪除相關的Windows註冊表,以及儲存配置選項和數據的方法,來暫時解決這個問題。 不過這邊還是要提醒玩家,不當的修改Windows註冊表,可能會損壞作業系統,甚至導致PC無法開機。 →更多的【PCDIY! Window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軟體玩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開箱文】:
-
硬碟容量那麼大能做什麼 引爆網路熱議!
批踢踢實業坊PTT,這幾天有個網友PO文:「[問卦] 硬碟容量那麼大能做什麼?」玩家說他電腦四年前買的,硬碟到現在都還沒用一半,他好奇的問大家,硬碟容量買那麼大,竟就是裝什麼東西。結果,這個話題,引起網友熱議。 玩家名言:「硬碟的容量,決定宅的力量!」意思是說,硬碟容量要夠大,才有足夠的空間,可以儲存電影、謎片、遊戲。現在人手一支的手機、平板,玩家都有的相機、攝影機,拍攝的照片,錄製的影片,也才有足夠的容量可以儲存。現在,最大的3.5吋機械硬碟,最大容量出到10TB,零售的最大版本為8TB,最大的2.5吋機械硬碟,最大容量出到4TB,零售的最大版本為1TB!玩家的話,不少電腦都有裝大容量硬碟,6TB、8TB容量款式,購買的玩家大有人在,甚至,不少還改用NAS,透過RAID 1、10、5、6層級磁碟陣列,來確保資料的安全性,以家庭雲方式,可以透過區域網路、網際網路來存取。要宅的話,硬碟的容量,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關鍵! ================= 小的我四年前買的電腦 硬碟500GB到現在都還沒用一半 我剛剛看 現在有出到 1TB 2TB 4TB 6TB的 會買這麼多容量 都是拿來做什麼的阿? =================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玩家名言:「硬碟就是要裝謎片阿不然要幹嘛!」意思是說,硬碟就是要裝A片。不只玩家這麼說,硬碟大廠Seagate CEO,再一次專訪中提到:「硬碟就是拿來裝A片用的!」所以,真理越辯越明,硬碟就是要裝謎片阿不然要幹嘛!!! ※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,科技世界的祕辛,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、內幕與新聞。歡迎加入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洋垃圾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歪國貨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賣場情報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
-
「希捷 Seagate Seven 500GB」實測開箱,超薄型外接硬碟新登場!
行動硬碟已經成為個人資料備份的的好幫手,然礙於硬碟本身設計就是一個磚塊模樣,使得當今的行動硬碟看起來就是一個長方體,最多只是在造型上改變,諸如科技感/活潑/時尚外型、輕薄設計、軍規防震防水、傳輸線整合為一…等等,始終擺脫不了硬碟本身外型一層不變的觀感。 不過,Seagate打破這個傳統,日前推出一款Seven的行動硬碟,僅有7mm的厚度,甚至比一般筆電的內建硬碟還薄,重量也僅有178g。全機採用不鏽鋼的材質,搭配以編織線材質的USB 3.0傳輸線材、簡易快速入門手冊。加上外盒的極簡設計,將Seagate Seven塑造成儲存裝置中的精品,令人一見就印象深刻。 Seagate Seven 可攜式硬碟機的內部,其實就是一部2.5吋大小的筆電專用硬碟核心,搭配外殼直接採用不鏽鋼材質包裹著,達到厚度僅7mm的工藝水準。硬碟外殼上方有圓形造型,下方有SEAGATE HDD//500GB USB 3.0的字樣,旁邊則是藍色指示燈,讓使用者可以觀看到硬碟的存取狀況。 採用USB 3.0傳輸介面,並可相容於USB 2.0埠。因此在傳統的舊電腦上也可以使用,除了厚度僅7mm,在長122.5mm、寬96mm的體積之下,顯得特別苗條,但因由於要塞入SATA轉USB 3.0的橋接電路,因此Seagate Seven的長度會稍比一般2.5吋硬碟或SSD的長度還要長一些些。 Seagate Seven硬碟機出廠時就預載Seagate Dashboard軟體工具集(for Windows和Mac環境都有),提供用戶更多附加應用功能。該軟體主要分成儲存裝置的:「PC備份」(可設定資料備份時程)、「行動備份」 (能透過手機App將行動裝置上的資料備份至行動硬碟)、「社交」(可儲存社群網站的資料)、「還原」(資料還原功能)等四大功能。其左下角有個「新增雲端」的功能,可以新增雲端硬碟(支援Dropbox、Google Drive、OneDrive、Nero Cloud)至Dashboard裡面,做為雲端資料備份之用。 Seagate Dashboard功能多,例如「社交」功能裡,就可以登入個人的Facebook或Flickr,將儲存在社群網路的資料下載下來並備份至行動硬碟,以便將珍貴的社群記錄完美封存起來,亦可分享至YouTube。至於「行動備份」則可透過Android或iPhone來將存放在手機裡面的重要資料,備份到行動硬碟中,做好手機資料備份,以備不時之需。而「PC備份」則可以設定備份計畫,使用者可以選定要備份資料夾,然後選擇備份頻率等等,將資料定時備份至行動硬碟。至於「還原」功能,則是可以選擇將先前的資料備份,來還原至系統硬碟,當有資料不慎刪除的情況下,即可派上用場。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,透過CrystalDiskInfo來查詢Seagate Seven的規格,謎底揭曉,原來其內部配置一顆型號為ST500LT032的Laptop Ultrathin系列硬碟,容量除了有500GB外,還有320GB的機種,僅有5mm厚,馬達轉速為5400RPM,緩衝區大小為16MB,並採用SATA 6Gbps的傳輸規格,這是一款在2013年就推出的Ultrabook專用硬碟。如今Seagate將此硬碟打造成Seven的外接式硬碟,搭配SATA-to-USB 3.0轉換電路,因此Seven的體積大小會稍微大一些,可以透過Windows 7的標準USB 3.0傳輸模式來存取,或Windows 8以後的UASP (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)傳輸模式來加速資料傳輸。 在效能部份,Seven的表現中等,以各硬碟測試工具測得的循序讀寫速度,大約落在讀取110~115MB/s,寫入60~100MB/s的水準。所以對於存取效能非常要求的玩家來說,不見得適合你,但若對重量斤斤計較、需要輕便型硬碟的人,Seagate Seven則是絕佳良藥,可以滿足這類行動玩家的需求。 整體來說,Seagate Seven以精品設計理念,顛覆一般人對外接硬碟外觀一層不變的看法,打造出與眾不同的創新風格。讓需要更輕便,且拿出來便能吸引眾人目光的行動商務人士或科技前衛玩家,賦予更多的金錢衡量不到的成就感。 廠商名稱:Seagate - 台灣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: 技術支援:02-2545-1305 →更多的【PCDIY! 行動儲存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】:
-
三張投影片,洩漏Skylake筆記型電腦即將推出
Intel準時的在8/5當天正式發表了Skylake全新平台,包含了一顆Core i7-6700K處理器和Z170晶片組;不過這次的發表僅僅是Skylake平台中,眾多產品的冰山一角。Intel在一場無風扇技術發表會上,因為一張投影片的關係,透露出Skylake將會有更多產品推出,除了平價款桌面產品外,更包含了第六代筆記型電腦專用處理器。 從投影片資料中可以看出,將會有8款Skylake筆記型電腦專用處理器推出,其中包含了2款i7、2款i7、1款i3以及1款Pentium和2款Celeron。以上所有產品均搭載雙核心,同時具備超執行緒功能(2C4T),唯獨Celeron採用2C2T;另外,這8款處理器的TDP同樣都是15W,且支援DDR3記憶體,採用BGA封裝,也就是說處理器將會直接焊接在主機板上。 ✓ Core i7-6600U (2.6~3.4 GHz / 2C4T / HD Graphics 520 / vPro / 15W TDP) ✓ Core i7-6500U (2.5~3.1 GHz / 2C4T / HD Graphics 520 / 15W TDP) ✓ Core i5-6300U (2.4~3.0 GHz / 2C4T / HD Graphics 520 / vPro / 15W TDP) ✓ Core i5-6200U (2.3~2.8 GHz / 2C4T / HD Graphics 520 / 15W TDP) ✓ Core i3-6100U (2.3 GHz / 2C4T / HD Graphics 520 / 15W TDP) ✓ Pentium 4405U (2.1 GHz / 2C4T / HD Graphics 510 / 15W TDP) ✓ Celeron 3955U (2.0 GHz / 2C2T / HD Graphics 510 / 15W TDP) ✓ Celeron 3855U (1.6 GHz / 2C2T / HD Graphics 510 / 15W TDP) 儘管這些處理器有很多相似之處,但在時脈上卻有很大的差異,以Celeron 3855U來說,其標準時脈僅1.6GHz且沒有Turbo Boost,然最高階的Core i7-6600U標準時脈可到2.6GHz,開啟Turbo Boost後時脈可提升到3.4 GHz。另一個很大的差異在於L3快取,入門級的Pentium以及Celeron僅有2MB,Core i3和i5將會有3MB,以性能為導向的Core i7則具備了4MB。 至於內建顯示部分,是搭配新的HD Graphics 500系列家族,Core i3、i5、i7搭載的是HD Graphics 520,而Pentium及Celeron則是使用HD Graphics 510,儘管基礎時脈都為300MHz,最高時脈會因為處理器而有所不同。 投影片中並沒有列出具體的發佈日期,根據國外媒體猜測,Intel應該會在9月時舉行發表會,讓硬體製造商有時間趕在聖誕假期前,推出相對應的產品。
-
不只是兩用USB傳輸線,還能替行動裝置充電
日本市場廣大而神奇,常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東西,近日日商MCO公司,發佈了一款可以同時支援USB Type-A與Micro-USB規格的傳輸線。同時支援?一條線不是就是一種接頭的規格,如何同時做到?謎底揭曉,原來是一款可以兩用的傳輸線,MCO公司的研發團隊,在小小的線材上設計了巧思,讓一條線本來是標準常見的USB Type-A,只要順手往側邊扳開,馬上變身成為一條Micro-USB傳輸線,真的是太神奇啦!除此之外,這條線還有另外一個功能,如果行動裝置在外面沒有任何充電裝置時,身邊朋友的手機電力較為充沛,可以利用這條傳輸線,將朋友手機的電力傳輸到您的手機上,真的是沒電救急時的好幫手呀! 日商MCO公司所開發的這條兩用傳輸線,有兩個型號,分別是USB-MS201/BK與USB-MS25/BK,兩款的差別在於線材的長短,分別是1M/0.5M,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進行選購;而在不同的模式也會有不同的供電量,使用標準的USB Type-A時,最大供電量可以到2.1A,而如果變更成使用Micro-USB來進行充電時,最大供電量為0.4A,可以依當下狀況所擁有的設備,來選擇要用哪一種接頭來進行充電。常常在外面忙或是跑外務的朋友,這條可切換式的傳輸線絕對是你的第一選擇! 參考網站:
最多人點閱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,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,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
-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,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!
- 「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」實測開箱,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!
- 洋垃圾神器,Xeon E5-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!
-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,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
-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!
- ASUS ROG STRIX-GTX1080-O8G-GAMING開箱實測,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!
-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,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-2670神器級處理器!
-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,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!
- 微星MSI Aegis X-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,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!